, 古代性文化博物館在多年的掙紮和浮沉後,終於還是不得不離開了都市。在水鄉同裡落了戶。但不知道連都市人都不能接受的東西,在更為保守和封閉的水鄉會有什麼作用呢?其實,這也只是性文化博物館退出舞臺的一個臺階罷了,在人無法走出性迷宮,無法構建起成熟理性的性心理之前,等待類似博物館的恐怕只有消亡了。
人的性心理一直是讓人難以啟齒的。在極為傳統的封建理念和外國傳入的性解放思潮的夾縫當中,人有了一種不厭事實,而厭說出的奇怪心理。其實國人也都是普通人,對性也都是非常渴望的,對各種性的事實也並不反感。但國人卻極為厭煩討論性,講性。寧可自己在黑暗中摸索,也無法正確地對待性教育。似乎只要一談到性,就是低俗的。孩子們一接觸到性知識,就會變壞了。
武漢街頭曾經樹起來一個大型的避孕套模型,但沒多久就給取掉了。原因是性產品不得做廣告。為什麼性產品就不能做廣告呢?這其實也揭示著社會性心理的不健康。一見短袖子,立刻想到白臂膊,立刻想到全裸體,立刻想到生殖器,立刻想到性交,立刻想到雜交,立刻想到私生子。魯迅先生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就已經把這個問題說得入木三分了。的社會性心理沒有能夠理性地區分性與色情,性與猥褻的關系。將這幾個表面上有相似性,但在本質上,倫理道德上完全不同的東西混做一談了。而這種混淆讓人們在社會中形成對性的屏蔽,對性的壓抑。而這種壓抑在國人內心的性沖動的沖擊下,又往往顯得蒼白和道貌岸然。
一些人在年少時常埋怨父母不能理解自己,不能直截了當地告訴自己關於性的知識,以致於犯錯和走冤枉路。但當這些人變成人母,人父之後,卻忘了當初自己的需要和尷尬,毫不猶豫地將孩子關在性教育的大門之外,讓孩子重走當初的老路。真不知道這是為孩子好,還是在害孩子們?於是,在有家長送給成年孩子安全套作為禮物時,有人驚訝,而更多的是嗤之以鼻。孩子終究會成為大人,他們終究會有性的需要,隨著生理的成熟,他們一定會有對性的好奇,有原始的沖動,如果不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疏導,而是一味地堵的話,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的。
女人與情欲交戰的時刻,其實不比男人少到哪裡。也許次數沒有那麼頻繁、可是一樣是相當沖動和難熬的。